![]() 说到伦敦,很多人会不自觉地想起这里包罗万象的宗教、不同肤色的种族、风格各异的建筑、以及遍布四处的公园... 当然,伦敦还有忙碌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工作者。 比如金融城里西装革履、来去匆匆的白领 ![]() 聚集在国王十字、Old Street等科技公司的码农 ![]() 市中心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建筑工人 ![]() 还有西区餐厅和咖啡厅里热情洋溢的服务员 ![]() 在这座国际大都市中,每天都有约900万的人口在数以百计的岗位上奔波忙碌着。 作为投资者,了解伦敦各个产业都聚集在哪儿,有助于把握英国经济的未来走向,提升投资决策的准确度。 ![]() 在今天的文章中,我们将借助大伦敦政府经济发展智库GLA Economics在2017年发布的《伦敦经济概况》和《伦敦行政区:按行业岗位、数据和方法划分》两份报告(调查周期为1971年~2015年)分析如下问题:
这两份报告分别有64页和105页,为方便读者阅读,今天我们主要提取最重要的内容和大家分享,需要完整报告的读者可以在“英伦投资客”公众号后台回复“economy”和“job”分别索取全文。 ![]() ![]() 1. 1971年至2015年,伦敦各产业岗位数量的变化趋势 总的来看,在1971至2015年期间,伦敦的工作岗位总数从460万上升到了550万,并呈现出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。 从行业上看,伦敦的就业结构经历了从以第二产业(工业、制造业)为主体,到以第三产业(服务业)为主体的转变。 总体而言,2015年伦敦逾90%的工作岗位在服务行业,高于1996年的87%和1971年的73%。 在此期间,专业服务、房地产和科技领域的就业增长最为强劲,增加了两倍多,从1971年的27.9万个就业岗位增加到2015年的87.7万个。 此外,艺术文娱(8万个增加到20.1万个)、行政和支持服务(22.3万个增加到55万个)、住宿和餐饮服务(18.1万个增加到36.5万个)等行业的工作岗位增加了一倍多。 自1996年以来,信息和通信、教育以及医疗保健和社会工作的就业岗位也大幅增长。 相比之下,伦敦制造业的工作岗位从1971年的87.2万,急剧下降到2015年的12.8万。 ![]() 下图显示,1971-2015年间有六个部门的就业岗位出现了下降,即制造业、公用事业、运输与仓储业、公共管理、批发以及建筑业。 其中制造业下滑最明显,1971-1989年间下降了59%,1971-2015年间降幅高达86%。 ![]() 考虑到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,我们着重来看一下伦敦金融服务业的就业岗位。 报告显示,在1971-1989年期间,尽管金融服务业的工作岗位有所减少,但由于其下降速度低于伦敦整体工作岗位的下降速度,其所占比例有所增加。
London Counsil也在2019年发布报告,展示了伦敦各行业岗位的绝对数量。 下图显示,伦敦岗位数量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为:科技、批发零售业和行政。金融与保险业仅排名第六,这也侧面说明该行业的人均经济产出相对较高。 ![]() 2. 1971年至2015年,伦敦各行政区的岗位变化趋势 除了分析各个行业的岗位变化,报告还着眼于34个伦敦行政区的岗位变化情况。 1971-2015年期间,有10个行政区一直呈现就业增长,包括:Barnet、Bromley、 Enfield、Harrow、Havering、Kensington and Chelsea、Kingston upon Thames、Richmond upon Thames、Sutton以及Wandsworth。 2015年,伦敦10个行政区的就业岗位还没有恢复到1971年的水平,包括:Barking and Dagenham、 Brent、Croydon、Ealing、Greenwich、Hammersmith and Fulham、Haringey、 Lewisham、Newham以及Waltham Forest。 除了Croydon以外,这些行政区在最近一段时间内都出现了一些就业增长。 ![]() 1971-2015年期间,Tower Hamlets地区的就业增长最为强劲,就业岗位增长了一倍多。 2008年,伦敦金融城(City of London)的岗位数量才超过了1971年的水平,而该情况早在2001年前后就在西敏市(Westminster)实现了。 2008-2015年期间,Camden、Hackney、Islington等位于伦敦市中心的行政区就业岗位增幅强劲。 3. 伦敦五大区域的就业分布情况 在展开讲伦敦各行政区的就业岗位变化之前,我们先来解释一下报告中的伦敦区域划分。 如下表所示,报告将伦敦划分为内伦敦(Inner London)和外伦敦(Outer London)两块统计次级区域(statistical sub-regions),前者包括:
后者包括:
![]() 下图中的不同颜色,代表了伦敦的不同区域: ![]() 2014年的数据显示,内伦敦地区的工作岗位明显高于外伦敦地区,内伦敦西部的工作岗位又比内伦敦东部高出50%以上。 ![]() 下面,我们将按照以上的五大区域划分,对每个区域的行业分布和岗位变化趋势进行分析。 内西伦敦(Inner London - West) 上表显示,内西伦敦辖区内有:
可以说涵盖了伦敦传统的富人区。 2014年,内西伦敦共有180万个工作岗位,其中伦敦金融城、西敏市和Camden贡献了其中的近80%。 通过比照London Counsil的2019年报告也可以发现,伦敦的工作岗位大多集中在内伦敦,特别是在西敏市和金融城。 ![]() 知识密集型的工作岗位也集中在内伦敦地区,尤其扎堆金融城。 ![]() 在就业岗位数量的行业排名上,内西伦敦雇佣人数最多的是专业与科技行业(32.2万个岗位),上述三个行政区贡献了该行业90%的岗位。 ![]() 比如,谷歌和Facebook总部所在的国王十字就位于内西伦敦的Camden,这两家公司就聚集了超过1万名科技工作者。 ![]() 金融与保险行业在该地区排名第二,创造了约21.9万个岗位,其中约3/4的岗位(16万个)位于伦敦金融城,西敏市也为该行业贡献了4.2万个岗位。 ![]() 内西伦敦的第三大行业是信息和通信技术,创造约17.4万个岗位。 值得一提的是,该行业也是哈默史密斯和富勒姆(Hammersmith and Fulham)最大的行业,提供2万个岗位,占该行政区工作岗位的15%。 ![]() 不过,内西伦敦并不是只有上述的科技、金融和通信行业扎堆。 在肯辛顿和切尔西,零售业(2.3万个岗位)和住宿和餐饮服务业(1.9万个岗位)创造了该地区的主要就业岗位,这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承接了伦敦一部分观光旅游的功能。 例如,位于南肯辛顿(South Kensington)的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(Natural History Museum)是必去打卡地: ![]() 又比如金碧辉煌的阿尔伯特音乐厅: ![]() 高端奢侈品商城——哈罗德百货也位于这里: ![]() 而在旺兹沃思,主要雇主是医疗保健与社工行业(2.1个岗位)、零售业(1.3万个岗位)和教育业(1.2个岗位)。 内东伦敦(Inner London - East) 上表显示,内东伦敦辖区内有Hackney、Haringey、Islington、Lambeth、Lewisham、Newham、Southwark、Tower Hamlets这些行政区。 据估算,2014年内东伦敦有120万个就业岗位,其中Islington、Southwark和Tower Hamlets创造了该地区近60%的岗位。 大名鼎鼎的金丝雀码头就在Tower Hamlets。 ![]() 与内西伦敦一样,内东伦敦最大行业是专业服务与科技行业(15.2万个岗位),其中Islington(4万个岗位)和Southwark(4.4万个岗位)分布创造了1/4以上的行业岗位,Tower Hamlets则提供了3.3万个岗位(22%)。 医疗保健与社工行业是该区域的第二大雇主(13.7万个岗位),其中3.1万个岗位在Lambeth。与此同时,该行业也为Hackney(1.4万个岗位)和Lewisham(1.2万个岗位)创造了最多的就业岗位。 ![]() 值得注意的是,金融与保险行业对该区域的岗位贡献已明显下降,跌至第五位,不过位于Tower Hamlets的伦敦金丝雀码头则为该行业创造了6.9万个岗位,贡献率高达71%。 ![]() 外伦敦西(北)部(Outer London - West & North West) 上表显示,外伦敦西(北)部辖区内有Barnet、Brent、Ealing、Harrow、Hillingdon、Hounslow、Richmond upon Thames等行政区。 2014年,外伦敦西(北)部共提供约85.5万个岗位,其中Hillingdon创造了20.2万个岗位,占该地区总就业岗位的近1/4。 ![]() 值得注意的是,外伦敦西(北)部就业规模最大的是运输仓储行业(9.7万个岗位),其中57%的岗位位于Hillingdon(5.5万个岗位),这主要是因为Hillingdon拥有伦敦最大的机场——希思罗机场和M4/M25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。 ![]() 医疗保健与社工行业是该区域的第二大雇主(9万个岗位),其中1.9万个位于Barnet。此外,该行业也是Brent(1.5万个岗位)和Harrow(1.2万个岗位)的最大雇主。 外伦敦东(北)部(Outer London - East & North East) 上表显示,外伦敦东(北)部辖区内有Barking and Dagenham、Bexley、Enfield、Greenwich、Havering、Redbridge、Waltham Forest等行政区。 2014年,外伦敦东(北)部共计51.4万个岗位,其中Enfield所创造的岗位数达到9.9万个,占比最高(约19%)。 ![]() 在外伦敦东(北)部,就业规模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:医疗保健与社工(7.8万个岗位)、教育(6.6万个岗位)以及零售业(6万个岗位),三个部门占该区域就业岗位的40%。 ![]() 值得一提的是,Enfield不仅拥有外伦敦东(北)部最多的工作岗位,而且在上述三个领域的工作岗位数量也都是第一,其中医疗领域有1.6万个,教育和零售领域也有大约1.2万个。 外南伦敦(Outer London - South) 上表显示,外南伦敦辖区内有Bromley、Croydon、Kingston upon Thames、Mertor和Sutton等行政区。 2014年,外南伦敦约有43.7万个就业岗位,其中Bromley(10.3万个岗位)和Croydon(11.5万个岗位)占整个区域总岗位的50%。 ![]() 就工作岗位而言,外南伦敦就业规模前四大行业与外伦敦东(北)部相同:医疗保健与社工(6.1万个)、零售(5.4万个)、行政和支持服务(5.1万个)以及教育(4.6万个),这四个行业加起来占了该次区域将近一半(49%)的岗位。 ![]() 英伦投资客写在最后 如上文所示,伦敦的产业结构在最近50年经历了从以第二产业(工业、制造业)为主体,到以第三产业(服务业)为主体的转变。 从区域上看,内伦敦的就业市场一直比外伦敦更为强劲。 其中,内伦敦受益于商业服务类行业(例如金融服务、信息和通信技术、房地产服务等行业)的专业化和各行业工作的聚集效应,而外伦敦西(北)部则得益于希思罗机场以及数条高速公路的存在,发展出了成熟的运输仓储行业。 相比之下,尽管伦敦其他区域的就业岗位均有所增长,但专业化模式没有内伦敦那么明显。 通过了解就业岗位分布,可以大致掌握伦敦各区域的人口流动情况。 一般来说,那些就业岗位数量靠前的区域,往往具有群聚效应和规模效应,能够吸纳更多的同行人才在此聚集。 以至于当地未来的投资和发展前景,便和其所聚集的产业密切相关,这一点尤其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