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年林彪在莫斯科,拍了唯一的一张正装照,身旁站的年轻人是谁?

2023-3-13 22:31| 发布者: 确实是个孩子谥| 查看: 132| 评论: 0

摘要: 1938年3月的一天,阎锡山部第19军的哨兵隔老远瞅见一个跨着日军大洋马,身披日本军大衣的军人,误以为是日军的高官,他随即端起步枪瞄准,然后扣动了扳机。只听“砰”地一声枪响,正中目标。哨兵万万没有想到,他打 ...

1938年3月的一天,阎锡山部第19军的哨兵隔老远瞅见一个跨着日军大洋马,身披日本军大衣的军人,误以为是日军的高官,他随即端起步枪瞄准,然后扣动了扳机。


只听“砰”地一声枪响,正中目标。哨兵万万没有想到,他打中的是平型关战斗的指挥官、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。

这天林彪骑着缴获的日军战马带师直属队从隰县以北千家庄经过,无缘无故就挨了一枪。这一枪后果很严重,让林彪从此留下植物神经紊乱症,并由此落下很多毛病,如怕水、怕风、怕光、一紧张就出汗等等。

这一枪也让林彪不得不离开八路军到了莫斯科,在此期间留下了唯一一张穿着正装(西装)的合影。


40年林彪在莫斯科,拍了唯一的一张正装照,身旁站的年轻人是谁?

说起来,林彪18岁就到了黄埔军校,开始自己的军事生涯,再也没有脱下身上的军装。


因此林彪留下来的照片,基本上都是穿着军装,偶尔身穿中山装,很少见他穿正装(西装)照相。

事实上,由于种种原因,改革开放前,我党其他高级干部也很少穿西装。

不过,1940年,33岁的林彪在莫斯科养病时,和一个只有20多岁的年轻人拍了一生中唯一的正装照。

照片中,林彪一如既往的严肃,显得十分成熟、老练;与他合影的另一名男子则笑容灿烂,看起来非常单纯。

两人从面容到性格,都形成了鲜明对比,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。

林彪给人的感觉的孤傲、高冷,很少跟年轻人照相。他身边这个单纯的年轻人,名叫李天佑,他1914年出生,比林彪小了7岁,也是我军将领。

那么李天佑是如何到了莫斯科,又为何受到林彪青睐,他有什么来历?


40年林彪在莫斯科,拍了唯一的一张正装照,身旁站的年轻人是谁?

李天佑,广西临桂人,1914年出生。在我军将领中,李天佑是一员猛将,人称“小老虎”,打起仗来跟林彪一样狠。

林彪家境优越,得以接受良好的教育,先上私塾后上中学,18岁那年到黄埔军校。相比之下,李天佑出身颇苦。

由于家境的贫寒,李天佑小时候营养不良,身体不好,经常生病,大家都说这孩子难以长大成人。因此,父母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上天保佑,为他取名“天佑”,希望老天爷能保佑自己的孩子度过病痛,顺利长大。

李天佑只读了不到一年的私塾,连中学的门都没有走进过,至于上军校,那更是想都甭想。

然而,李天佑也是个倔强的少年,敢于向命运挑战,小小年纪就产生了离家出走,闯荡“江湖”的念头。


1928年夏,年仅14岁的李天佑,告别父母,到桂系名将李明瑞的部队里当了一名娃娃兵。老兵们对这个还没有枪高的娃娃兵不屑一顾,让他提鞋子、倒尿壶,还纷纷嘲笑。

“枪一响肯定吓得尿裤子,还打仗呢?”

“擦擦鼻涕,回家玩吧。”

可是,后来发生的事让他们大跌眼镜,他们没想到,这个不起眼的娃娃兵忍辱负重、勤学苦练,作战勇敢,不到两个月就被提升为上等兵。

又过了两个月,一个好消息传来,上级来选拔人才,去张云逸领导创办的南宁教导总队。老兵们认为那个幸运儿肯定会从他们中间产生。可是连长一来,叫的名字却是“李天佑”。


40年林彪在莫斯科,拍了唯一的一张正装照,身旁站的年轻人是谁?

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李天佑当时也愣在那里。知道连长再次喊他,李天佑这才在老兵妒忌的目光中出列。

1929年12月,李天佑已经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,在邓小平、张云逸的领导下,跟着教导总队在广西参加了震动全国的百色起义。

起义不久,红7军正式诞生。红七军宣布成立的大会上,有一位基层军官十分抢眼,他就是李天佑。当时他年仅十五岁,稚气未脱,如果不是那身军装,他就是一个娃娃。然而,这时候的他已经是机枪连下属的排长。


有意思的是,起义队伍中也有个排长,姓卢,时年23岁,比李天佑大了8岁。

1955年授衔,卢同志被授予少将衔,而李天佑则被授予大将。

40年林彪在莫斯科,拍了唯一的一张正装照,身旁站的年轻人是谁?

两人在同一起跑线上,为何授衔相差两级?一是凭借的机遇,二是李天佑太生猛了,打起仗简直是不要命。


在战场上,李天佑表现太过神勇,红7军成立后,他既担任保卫军长张云逸、政委邓小平的重任,关键时刻又成为救火队员,哪里需要到哪里去。

1930年4月底,红7军前去攻打贵州国民党军阀王家烈的后方基地榕江县城。

由于城防坚固,红军手里没有重武器,也没有攻坚经验,苦战了几小时都没有取得进展,团长急得直跺脚,不知道该如何是好。

正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,耳边响起一个声音:“团长,让我去吧!”

团长一看,是特务连连长、16岁的李天佑。看着那张娃娃脸,团长犹豫起来:他能行吗?

李天佑看出了团长心里的疑惑,他提高了嗓门说:“让我上吧,拿不下城头,我不回来!”

看到李天佑坚定的目光,团长答应了。李天佑很快挑选12名精干的战士,组成敢死队。他们肩扛竹梯,从战壕中一跃而出,嗷嗷喊着冲过敌人的火力网,杀出一条血路,将梯子放到城墙下,冒着弹雨登上城头,让红旗高高飘扬。


40年林彪在莫斯科,拍了唯一的一张正装照,身旁站的年轻人是谁?

大部队随即跟进,转瞬之间攻下榕江县城。


此战不但完成攻城任务,歼敌600多人,还缴获大量武器弹药,包括军饷数万元。

当时邓小平在远处指挥战斗,看到李天佑带头冲锋的一幕深感吃惊,想得知这个奋不顾身的战士到底是谁。

当他得知这名红军连长年仅16岁的时候,邓小平更是感到震惊,对李天佑赞不绝口:“小鬼,16岁就这么厉害,再过几年,那还了得?”

邓小平没有看走眼,李天佑越战越勇,果然是一名猛将。李天佑跟随邓小平一路北上,在1931年7月来到中央苏区。红7军编入了彭德怀挂帅的红三军团,李天佑也成为彭总麾下爱将。


不过在最初,李天佑并不起眼,并没有被彭总这个伯乐发现。在红三军团攻打赣州的时候,李天佑表现出彩,让善于打恶仗的彭总交口称赞。

当时李天佑率领70多名敢死队员打斗阵,李天佑光着膀子率先攻上城墙,将红旗插上城头。就在这时,敌人的机枪手向他开火,李天佑身中三弹,从城墙上跌落下来。

彭总一看心急如焚,对身边的通讯员大声喊道:“快去,一定要将他抢救过来。”

通讯员来到城墙下,发现那里堆满了尸体,他哭了起来,心说这任务无法完成了。谁知道他的哭声惊动了一个人,在尸体堆里动了一下身躯。

通讯员上前一看,正是李天佑,不禁喜出望外,将李天佑背出阵地……

伤愈归队后,彭总立即提拔李天佑担任了副团长,不久就升任团长。在接下来的芹山一战中,李天佑率部吃掉了敌人一个主力团,一战成名。


40年林彪在莫斯科,拍了唯一的一张正装照,身旁站的年轻人是谁?

(陈士榘、罗荣桓和李天佑等)


捷报传来,彭德怀连声称赞说:“李天佑真是一个顶俩,都像李天佑这样打仗就好了!”


此战结束后,军团举行了隆重的表彰大会,李天佑的团被授予“英雄模范团”荣誉称号。

很少表扬下属的彭德怀拍着李天佑的肩膀说:“你才19岁,指挥打仗就这么厉害,真是好样的,好好干!”

1934年,20岁的李天佑被提拔为师长,成为最年轻的红军师长之一。

彭总宣读任命的时候,很多人向李天佑投去了怀疑的目光:他还是个毛头小伙,当个团长、营长还可以,当师长独当一面能行吗?很快,在1934年8月发生的石城县高虎脑阻击战中,李天佑用事实解除了大家的疑虑。

在这第五次“反围剿”中最惨烈的这一战中,红5师和34师联手面对国民党10个师。李天佑受伤坚持不下火线,仍然带领全师官兵坚守阵地,一共打退了敌人9次集体冲锋。


长征开始,李天佑统领的红5师是红3军团的前卫,充当了开路先锋。在绞肉机式的战役——湘江之战中,红5师担任阻击敌人,掩护红军主力过江的重任。

40年林彪在莫斯科,拍了唯一的一张正装照,身旁站的年轻人是谁?

无巧不成书,李天佑的红5师以广西子弟为主,他们的对手也来自广西,是李宗仁、白崇禧的桂军。


广西兵彪悍善战,人称“狼兵”,两支狼兵较量,自然非常惨烈。桂军装备精良,还有飞机、大炮来助阵,红5师面临的将是前所未有的恶战。

狭路相逢勇者胜,李天佑再次身先士卒,挥着手枪冲锋在前,将士们个个像下山猛虎,奋勇拼杀。在伤亡2000多人之后,红5师圆满完成了阻击任务。


长征之路上,李天佑当仁不让,继续担任红三军团的前卫,成为攻无不克的开路先锋。

1935年1月,李天佑任红三军团司令部作战科长,协助军团长积极贯彻执行遵义会议确定的新的作战方针,先后参加指挥了攻占娄山关、袭取遵义城、四渡赤水、飞越大渡河等长征路上著名的战斗。

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之后,李天佑到了红一军团,成为林彪麾下一名战将,续写传奇。

1937年9月,举世闻名的平型关战役中,李天佑主动请缨,带领686团负责对日军板垣师团一部进行迎头痛击。

日军装备精良,官兵整体素质高,战斗力超强,就连淞沪战役中的国民党王牌部队德械师都不是他们的对手。然而李天佑却带着装备较差的八路军叫板日军,居高临下用手榴弹和子弹猛击日军“头部”,将其打得鼻青脸肿。


而后,686团又从中间突击,将公路上的敌人分割开来,一口一口将其吃掉。

最终,686团、685团、687团一起,以较小的代价歼灭了1000多精锐日军,还缴获了一批辎重武器,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,坚定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。

40年林彪在莫斯科,拍了唯一的一张正装照,身旁站的年轻人是谁?

如果说平型关大捷是集体协作,不能全部体现李天佑的个人军事才能的话;那么解放战争时期的“四平攻坚战、保卫战”让李天佑大放异彩,指挥能力得到充分证明。

解放战争初期,我党把重点放在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上面,因为经过日军多年经营,东北成为我国首屈一指的重工业基地。东北的军工也也十分发达,放在亚洲也名列前茅。党中央看到了这一点,在抗战刚结束就派去了新四军和八路军,还派去了大量干部。


蒋介石也不糊涂,他也在美国人的帮助下,大量向东北运兵,占领大城市,包括四平。

四平是辽北省的省会,是连接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,战略地位极其重要。趁着国民党军队还没有大规模集结,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决定先发制人,解放四平。

国共双方为了争夺四平,在东北大打出手,到1947年初,四平被陈明仁的部队控制。

对此,我军肯定不答应。我军二打四平,歼敌一万,自损八千,以我军撤兵结束。

40年林彪在莫斯科,拍了唯一的一张正装照,身旁站的年轻人是谁?

1947年6月,林总决定再攻四平。已经是东北民主联军一纵司令员李天佑担任总指挥,负责夺回四平。


攻打四平的除了第一纵队6个师,还有第六纵队的一个师,一共七个师。除此之外,还有直属炮兵5个营助战。

当时守卫四平的是陈明仁统帅的71军,而且只有87师和不完整的88师。7个师打一个残破军,双方兵力比较悬殊。表面上看,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。李天佑对于拿下四平也非常有信心,可是结果出乎意料。


40年林彪在莫斯科,拍了唯一的一张正装照,身旁站的年轻人是谁?

陈明仁是黄埔一期生,军事才能突出,加上他抱着死守四平的决心,在失去五分之三城池的情况下,依旧率部死战,终于等到援兵。

林总被迫下达撤退的命令,第三次四平战役失败。对于这样的结果,李天佑痛心疾首,他勇于承担责任,做了深刻检讨。

他并没有消沉,而是反复思考,总结四平攻坚战经验教训,写了一份长达近八千字的战役总结,摸索出了攻坚战的诀窍。

40年林彪在莫斯科,拍了唯一的一张正装照,身旁站的年轻人是谁?

1948年3月12日,李天佑奉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之命再度进攻四平。


这一次,李天佑真正做到了胸有成竹,将第一纵队分为5个部分,从石佛寺、开原等5个地点同时推进。

之前,还从未有人这么做过,有人对此质疑。然而李天佑毫不动摇,坚持自己的方案。

事实证明,李天佑的作战计划是深思熟虑,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。

40年林彪在莫斯科,拍了唯一的一张正装照,身旁站的年轻人是谁?

七八个师加炮兵营,总共10万解放军战士从5个方向同时向四平发起进攻,城内的敌人疲于奔命,难以招架,被打得满地找牙,摸不清解放军的主攻方向。

最终,解放军四战四平,前后只用了20多个小时便占领城池,而且是以最小的代价。

李天佑终于一雪前耻,这位年轻战将变得更加成熟,一发不可收。

1948年9月,李天佑率部参加辽沈战役,一战歼敌近3万人,得到林总嘉奖。

1949年1月,在平津战役中,李天佑再接再厉,担任解放天津西线指挥员,指挥38军、39军横扫天津国民党军,一举歼敌13万人。


之后,李天佑担任第13兵团副司令,率部南下参加渡(长)江、解放湖北等战役,为全国解放立下赫赫战功,因此成为开国上将。

40年林彪在莫斯科,拍了唯一的一张正装照,身旁站的年轻人是谁?

那么,李天佑和林总是如何在莫斯科相聚?

1938年底,林总到莫斯科治疗枪伤。同一时间,李天佑奉命赴苏联莫斯科,到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。

李天佑本来就是林的手下,二人又是一路同行,到了异国他乡更是多加走动。相比之下,苏联更接近西欧,生活方式西化,到了那里穿着西服照相也就不奇怪了。

林彪很少照相,之所以跟李天佑合影,足见他对爱将的看好。事实上,李天佑也没有辜负林总的期望,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表现十分出彩。

所不同的是,林彪在1942年就回国了,而李天佑直到1944年才回国。直到解放战争爆发后,林彪和李天佑都到了东北,开始为解放全中国而并肩奋战。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
最新评论